海女文化
海女的故事
-
- 大海的女儿——济州的海女
如果说人类是从海洋世界诞生的,那么济州的海女就是一群海的精灵,是仍未脱离母亲怀抱的海的女儿。在济州岛,海女们所从事的工作仍然是手工捕捞海产品。济州的海美,美在它曲曲折折的海岸线上。济州的海岸线全长近420公里,内陆一周道路有近250多公里的路程,在这美丽的海岸边,活跃着一群与大海相依相伴的女人。
在济州岛上,海女们是最早迎接太阳初升的人。每当一轮红日冉冉升起,就会看到海岸边聚集着一群群穿着黑色胶皮紧身潜水服的中老年妇女。她们肩上背着白色的浮漂,手拎网状的篮筐,筐里有采摘海产品时使用的小铲等工具,迎着海风,纷纷跳入海内。海面上,只见她们此伏彼起,直到篮筐里都采满了海参、海胆、海蜇、鲍鱼等鲜美的海产品。现在,海女们下水捕捞的情景已经成了济州海边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赏。
不过,大家可能不知道,在游客们眼里浪漫、富有的海女生活,却充满着艰辛和危险。为了保护海洋生物,韩国政府对盈利性潜水有严格的规定。因此,海女其实是货真价实的徒手潜水者。她们全部的装备只有一副游泳镜,使用此外的任何现代化器械都属违法。她们每天在海里浸泡达4个多小时,潜水深达20多米,憋气2分钟。
19世纪前,徒手潜水还是男人的专职。但由于政府的税收政策重男轻女:男人做工税重,女人做工税轻。渐渐地,丈夫们开始在家煮饭看孩子,而妻子则每天外出捞海物赚钱。日久天长,潜水就成了女人们代代相传的一项重要的生存本领,“海女”这个称呼也由此应运而生。随着韩国出口业和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各地对海产品的需求猛增,海女的收入成了家里主要的经济来源。尽管如此,海女却后继乏人。旅行团在牛岛遇到一位金姓海女,她今年58岁了,女儿在济州市内工作。这位母亲虽然一直对自己海女的职业充满骄傲,但一提起女儿能否接她的班时还是坚决地摇摇头。她说:“海女太危险,孩子不应该再吃我的苦了,她应该有新的生活。我赚的钱足够让她去好的大学读书,只要她能考上名牌大学,我一定全力供养她。”这位海女的情况在当地不是特例,海女多数不愿意让她们的下一代接班,并不惜重金送儿女去名牌学校。而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也都愿意留在大城市工作,徒手潜水很少有人能够继承。据统计,1950年济州岛有3万多名海女,到2003年只剩下5650人,其中85%的海女年龄超过50岁,只有两人还不到30岁。社会学家估计,这个特殊的群体绝迹之后,济州岛上重女轻男的风俗也会随之消失。
济州岛海女的历史在700-1000年之间,但延续至今仅剩下5000人左右了,且绝大多数年龄都在50岁以上,归根结底是因为当海女太辛苦,太危险。比如说捉鲍鱼,鲍鱼不是鱼,而是一种生活在浅海里的贝,它的身体外边包着一个厚厚的贝壳,喜欢呆在海藻繁茂的岩礁海底。海女用拴在手腕上的铁钩去撬鲍鱼时得特别小心才行,倘若不慎被鲍鱼的贝壳夹住了铁钩,那海女的处境就会非常危险,每年都有因此而丧生的海女。所以,爱女心切的妈妈们并不愿意自己的女儿去做海女,而情愿用做海女挣来的血汗钱供女儿读书、去大城市工作。
“樱桃好吃树难栽”,作为济州海之精灵的海女,也许有一天她们的职业会消失,但她们勇敢、坚强、乐观的精神会永驻济州。
——《人民海报海外版》
-
- 坐好,划重点啦!
1、21世纪之后在韩国从事海女职业的仅有5000余人,绝大多数年龄也都超过50岁,年龄最大的91岁。
2、为传承独特的海女渔业文化,韩国在济州海女抗日运动纪念公园内建立了海女博物馆。展出修复过的海女旧居、海女们的日常饮食与传统服装,所使用的器具,以及船舶、盐田等模型及珍贵照片等。
3、为保护海洋生物,韩国政府对盈利性潜水有严格的规定,海女必须徒手潜水。法定装备只有一副游泳镜和一身潜水衣,此外任何现代化器械均属违法。(可参考韩国《水质管理标准》:仅限I级水质用于渔业捕捞,II级水质用于旅游业发展。)
4、所以,祥潮湾在韩国捕捞的野生海参在某些标准上要优于传统意义上的有机海参。
海女正是祥潮湾品质的见证人之一。